豬場的采暖市場需求到底多大?而空氣能在豬場采暖領域,到底能做到多大的規模?沒有人專門做過這個統計。
下面我們可以粗略的來算一算:按照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新數據顯示,在2019年,生豬存欄為31041萬頭。而每10萬頭豬,養豬場空間面積大約為3萬㎡,其豬場保育舍、育肥舍的地暖面積大約在1萬㎡。這部分不管南方還是北方,肯定要做豬場采暖工程的。

綜合去考慮豬場養殖規模、空氣能產品的初次安裝成本、投入的產出比、競品市場大致情況等,空氣能供暖在短期內能達到的比較理想份額,大約為30%!而按照目前豬場采暖工程建設的中等市場價格,每1㎡地暖造價大概為200到300元,由此估算,空氣能在豬場采暖的市場工程總量大概在22億元/年左右!
在對多名豬場采暖工程商的訪談中得知:在這個2018年之前還依然被視為“藍!钡氖袌鲋,這兩年大量的工程商“一窩蜂”涌入,而產品價格戰也開始頻繁的出現。而前期進入的商家,開始逐漸感覺到利潤急速的變少,甚至于難以支撐。而現在產品市場上的報價,都不要說“價格腰斬”,一些比較極端的案例差價竟然能夸張到2/3!也就是說你的報價30萬才能做,說不定中途就殺出個愣頭青,他就敢報10萬塊錢!

有些商家根本就不懂得豬的生活習性以及現代智能化養豬場建筑的結構要求,于是胡亂設計、雜亂施工,直接給甲方造成了嚴重的損失。 據市場反映,這類雜亂的施工經常造成的惡果包括:①甲方在使用后期主機系統的故障頻出;②耗電量大幅度增加;③地暖帶地面出現開裂下陷;④地面上的揚塵造成豬的呼吸道疾;⑤當天氣突然的降溫,而豬舍內的溫度卻根本達不到機組的設定要求;⑥機組的使用壽命嚴重縮短等等。 低價擾亂市場秩序。采用市場上的雜牌不知名主機或干脆是自己組裝的主機、雜牌的水泵或揚程流量相對不匹配的水泵、質量不達標的電線電纜以及電控箱、低質或根本不匹配的地暖管道等等設備和材料,直接給甲方產業造成嚴重的損失。 在2018年的時候,我給廣東某農戶的溫氏代養育肥場做出過方案,安裝空氣能熱泵地暖系統,他有著兩棟育肥舍,每棟大約1100㎡(15m*71m),養殖大約1200頭保育育肥豬。 其中的A棟我這邊來設計安裝的是2臺20P+10噸不銹鋼蓄能保溫水箱,PE-RT地暖管道間距是在11-13cm,而循環水泵以及供暖加壓水泵則是采用一備一用,并且每年兩次的免費保養,方案采用了以后運行得非常好。 但是到了B棟,當時有另一個工程商報價卻比我便宜了40%,于是第二棟的工程就交給他們做了,沒有交給我。 大概在2018年12月底,當地的天氣突然降溫,豬場溫度則是降到2-3℃,而夜間豬場山里的溫度則更降到0℃以下出現了結冰。不過我負責的A棟豬舍內溫度都能保持在23-25℃,地表溫度則可以達到35℃以上;而B棟豬舍則出現了地暖系統無法升溫的情況,室內的溫度在13-15℃,地表溫度粗略估計只有15-16℃。 在第二天上午9:00左右,B棟豬舍的豬都開始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拉稀狀況,于是甲方趕緊臨時采用增加取暖燈的方式來救急,并火速打電話給當地的商家讓其上門維修,但是直至當天下午17:00,主機系統的問題都未能解決。 于是甲方當即決定打電話讓我這邊上門維修,我這邊在檢查的時候,發現系統設計有很大問題,但是很多地方已經沒有辦法去改變了。 因為工程偷工減料才會有的低價,而工程商則是用了一臺雜牌的15P的主機,并且管路的間距鋪裝過寬,主管的管徑設計過小,造成了水流量不夠,蓄能保溫的水箱太小,沒有辦法達到蓄能的目的、還有增壓水泵的揚程以及流量設計都普遍存在問題。 三個月以后,這兩棟同時進欄的豬,同樣的工人在照顧養殖,吃著相同的飼料。而A棟豬舍體重平均為220斤,B棟豬舍平均卻僅僅只有190斤,平均一頭相差了30斤! 有些豬舍的老板并不想著省錢來買便宜貨,相反非常舍得來投入,但找的工程商卻不一定比較適合,因為有一些空氣能的工程商可能剛剛入行,不是太懂空氣能,于是就用以前其他方面采暖的經驗來設計空氣能方案,或者是不太了解現代的規;i舍的要求,導致設計出來的方案并不適用于豬的生產。而這些都是無心之失 ,并非是惡意設計,但是卻依然讓豬場損失頗多。 我曾經就有一個案例。有一個豬場,是樓房來養殖的,一共有5層樓,每層樓是10路,而原來的工程商是做家用工程的,于是就用家用的思路和方案來設計這個豬場:水箱和主機,放在了樓頂,在每層樓的每一路都配備了一個水泵,而控制溫度的電箱,和水泵一起,都一塊放到了豬舍里面。***終方案下來,每層樓都有10個水泵,并且用了50個電箱,一整棟下來不敢想象。 因為豬場會產生大量氨氣,對于設備的腐蝕相當厲害,而這棟豬舍的水泵,則是第二年就開不了了,于是全部換掉,豬舍里面的環境比較潮濕、腐蝕,電箱雖然用了201不銹鋼材料,但是依舊被腐蝕得不像樣了,而里面的電控制箱非常潮濕、點火,燒掉了。 而如果是我們來做的話,方案根本不可能這樣來設計,我們會把水泵來做成大泵,統一放在樓頂,一層樓一個水泵,就實際情況而言,水泵我們只需要5個,但是我們會做一備一用,以防萬一,這樣10個水泵便搞定了,完全不需要50個那么多,這樣的話初期成本和后面運行成本太高。 做豬場供暖,專業是非常重要的!而不懂行的話則是會犯很多的致命錯誤。就像這個樣子,不會做同層供水,如果豬場比較大的話,比如兩千多㎡,溫度就會達不到均衡。 而空氣能供暖,經常是在建成之前就設計好了方案,而養豬場大多都依山而建,下雨的時候容易造成積水,不懂行的容易把主機、水箱等擺放位置,選擇在低洼區,并且主機沒有離地,正常大概需要30-40公分。 并且豬舍的排氣也很重要,排風量非常大,并且經常會排出蚊子、灰塵、蜘蛛網等亂七八糟的東西,但是如果不懂行的話,會把主機放在排氣的位置,然后不到一個月,主機的蒸發器就會全部都阻塞了這些東西。 低價競爭的事情經常有,而我自己也有經歷過。在去年我接觸了一個養豬場,一共是四棟,我的方案報了將近30萬的價格,但是另一個工程商的報價卻不到10萬,于是豬場***終找他合作了。 我曾經去這個項目的工程現場看過,發現了特別多的問題,雖然無從得知他到底配置了什么型號的機組,但是從他目前的設計來看,這個項目將來一定運行非常困難。 工程現場給我的***印象就是工藝設計十分的粗糙雜亂。一般來說,我們在豬場設計的管道,全部走的是橫平豎直,但是他們卻是亂七八糟的走路,而且他們的管道間距都有20公分,而這樣的間距如果用在電鍋爐上可以,但是空氣能卻不行,一般都得在16-17公分左右。 并且,從他們的現場的邊角料來看,用的都是白管,整個項目肯定沒有采用比較好的材料,甚至他們連基本的鋼絲網都沒有鋪設,也沒有做分集水器,同時保溫板也是用***便宜的灰板,而不是藍板。 通過現場參觀了解,我基本上可以判定這就是不專業的商家所做的項目。 一般來說,我們在做豬場采暖項目的時候,一定會和甲方要豬場的建設數據,豬舍有多少欄、多長多寬、過道情況如何等等,我們會在圖紙上設計時就標好,將我們的采暖方案糅合進去,但就他們這個亂糟糟的現場來看,肯定是沒有事先收集信息,用自己想當然的經驗完成的方案。 客戶自己不懂,看不出來,現在采暖季還沒有到,嚴重的問題還沒有凸顯,但是我已經可以預見,管路鋪設不科學、沒有分集水箱、沒有鋪設鋼絲網,保溫板也用了比較差的,這樣的豬場采暖項目,***終熱量不均,供暖效果肯定不理想,這樣的事例已經太多了。 客戶不懂行,比較的時候只考慮價格,商家低價競爭,使用低質產品,或者是不懂行,在設計方面出了問題…… 空氣能因工程問題,導致豬場損失的情況時有發生,連外地豬場都找我去改造過,比如廣東韶關和山東都有人找過我,但是通常已經沒法改造了,就算可以改造,成本也太高了。 北方煤改電,正在由政府主導、政府買單,轉為市場主導、市場買單。很多投機跟風進入的從業群體,感覺市場沒那么好做了,就會亂價亂市場,自然會產生許多亂象,豬場采暖也不能幸免。 做出來效果差,溫度上不去,***后要拆機器。這種情況不是個例,對于行業的傷害是非常大的,現在已經帶來了許多比較惡劣的影響了。 究其原因,不同品牌的機器價格差異明顯;同樣的工程,系統的配置差異大,導致價格懸殊;不同商家對于利潤的要求也不同,導致項目報價差異很大。而價格差異過大的話,一定是出現了不懂行的工程商。 豬場采暖的市場份額,遠遠沒有達到頂峰,湖南、湖北、四川、山東這些養殖大省,需要的不僅是地暖,還有空調制冷,空氣能的市場大有可為!但,如果提前做爛了,口碑做壞了,不是自己砸了自己的飯碗嗎?